飛主流-大漠帝國2
「飛」主流 -大漠帝國2 文:呂珩
上期簡約介紹過蒙古的重點大概,今期帶大家繼續深入這蘊含千年文化的大漠帝國。蒙古國有別於中國大陸的內蒙古,故而漢族文化並不普及,筆者全程均以英語為主便足以應付,反而於城中不時聽到韓語,心想難道韓劇風吹到蒙古來?一問之下原來首都烏蘭巴托跟首爾是姐妹城市,相方有不少交流生之故。
夏日必到武林大會 – 那達慕
夏日將至,萬眾矚目的絕對首選蒙古國慶-那達慕。屆時全國的三技好手(騎馬、射箭,摔跤)均會聚首一堂,比拚出每項技藝的皇者。筆者當時非常好奇射箭比賽的裁判直接站在箭靶旁邊,問及在場的大會人員他們不怕被箭擊中嗎?大會人員看著我冷笑一聲,不屑地說道:「連靶也射不中的人根本沒資格參賽。」什麼叫霸氣?這就是霸氣!
那達慕大會上的賽馬有別於快活谷大家睇開那種,就算香港長途馬王原居民參賽也不見得「食硬」,皆因香港賽馬長途2400米在蒙古人眼中可能短途都不如,事關那達慕大會的賽馬最短距離是15000米至最長30000米,鑑於途程太遠,為賭徒心臟健康著想,不設下注。
被喻為「第一勇士之戰」的項目便是摔跤,亦是每年大會的焦點項目,壯漢們各施絕活展現力的表現,全場萬眾吶喊助威,若是能現場觀看定能感受到那種熱血沸騰的感覺。相傳比賽以前並沒限定需赤裸上身,然而有一次比賽有選手女扮男裝擊敗眾人奪得冠軍,從此便規定所有選手必需赤膊上陣以免有人再魚目混珠。
時光隧道回蒙古帝國 – 十三世紀文化風情園區
初次踏入即彷如置身於射鵰英雄傳中的大漠場景一樣,身上一束行裝是唯一能提醒自己是現代人的東西。園區內碰到的蒙古人並不是「工作人員」,而是切切實實在過著古時生活的蒙古族人,細逛之下發現內裡還設軍營、大汗營、薩滿教法師營、經書營、工匠營等各種工作生活空間。由於不想太格格不入,於是租借了一套蒙古服與大家融為一體。
途中遇上不少手製皮具、煉奶、馴鷹、造箭、榨羊奶等體驗,然而筆者獨鐘情於騎馬和射箭,各項收費非常便宜,上述大部份活動平均只需 2美元。令我費解的是價目表上有一項目是「看星,一美元」,未知於晚上抬頭偷看會否有人跑出來收錢?
傲視天下 -巨型成吉思汗鋼像
照片中便是蒙古行最印象深刻的成吉思汗不銹鋼像,高達四十多米,氣勢凌人!從腳底進入內部乘電梯登上馬頭,便把全個大漠盡收眼下。聽工作人員介紹此處原來乃是成吉思汗當年撿獲黃金馬鞭的地方,從此他便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成立了歷史上威震歐亞大陸的蒙古帝國。(如果是筆者應會選擇把馬鞭賣給金鋪)
黃金應該是撿不到的了,但鋼像附近設有不小賣精美紀念品的小攤,本身亦是拍照留念的必到之地。
探訪傳統遊牧民族需注意
在香港,如果有個導遊突然帶著遊客跑到我家中,我一定反臉兼放貓咬人。然而蒙古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卻好客非常,不但很喜歡招待遊客到蒙古包一聚,更會熱情款待酒水食物。一般導遊都會知道幾個遊牧蒙古人的熱門「落腳點」帶大家一探究竟的。
從導遊口中得知,拜訪遊牧人家還是有些事項必須注意:
1) 蒙古人差不多每戶人家都有養狗看門,而且蒙古獒高大兇惡非常,不想變鐵勾船長的話切勿在沒有主人陪同下走近捉摸。
2) 蒙古包的的門檻是不能踩踏的,還要注意坐下時腳底不可對著火爐及屋主。3) 屋主如果拿出鼻煙壺的話便聞一聞吧,因為那是對客人最熱情的招待,若對方賞臉向你敬酒,最好便不要拒絕吧!
亞州短途價錢,歐式長途體驗
蒙古人使用一種叫「圖格里克」後面勁多個零的貨幣,大概一百港元兌二萬二圖格里克,在蒙古出街絕對是「腰纏萬貫」。導遊在出發前有建議我們先換美金或人仔,在蒙古市區有24小時的銀行可以兌換。
吃喝交通消費異常便宜,有多餘「銀彈」可以留來買各種獨具特色的紀念品手信,例如蒙古馬奶酒、各種手造皮製品、迷你蒙古包等。飲食方面,在草原當然要試名聞世界的烤全羊,市區則有各款食群,日韓歐美菜一應俱全,大力推薦蒙古烤肉,香味四溢口感帶勁,包保上癮!
從香港到蒙古國,由於只需4小時多直飛機程,燃油費及稅項也是計短程的,大概600多元。找一位朋友同行便可享受二人套票,以蒙古航空的機加酒(機票加酒店)為例,由港幣4,079起,加上600蚊”Fuel”,五千蚊有找「亞州價」置身彷如歐州國家,還能感受零污染生態自然,仲想點~?
嗚謝資料及相片提供:蒙古航空公司MIAT Mongolian Airline
蒙古帝國 尋找龍象般若功
前往蒙古前對於該國的國教藏傳佛教沒有太大的理解,唯一印象是《神鵰俠侶》中的金輪法王,一身強橫的龍象般若功令郭靖楊過陷於苦戰,而他便是屬該藏傳佛教的法師。到聽過導遊講解後,卻了解到現實中該教的信徒並不像小說描述的精於投掟飛輪或武功深厚而橫行無忌,反而於1938-1939年間飽受政權打壓。
哈拉和林位於烏蘭巴托市外,於成吉思汗的年代曾是蒙古帝國的首都,蒙古藏傳佛教的中心額爾登尼召寺便是建基於此。遭過多次戰火波及後多次修繕重建的額爾登尼召寺於鼎盛時期曾有寺廟多達62間,集結上萬僧侶。可是在蒙古受共產蘇聯統治期間,因為政府主張的無神主義摧毀了蒙古大部份的宗教建築,就連於而萬多名僧侶亦盡遭處決。時至今日,額爾登尼召舊址仍保有少數間寺廟及樹有108座佛塔的白色巨型外牆,近代更改建成博物館供遊人參觀……
原本抱著參觀武俠小說情節場景的筆者在了解該此處歷史後,再觀看這些廟內各具藏傳佛教特色的壁畫、佛像及彩繪時不期然收起種種無聊念頭,對一眾曾於戰火中努力保護此處的僧侶們肅然起敬。
參見世界最高銅佛
回到烏蘭巴托市區,市中心亦有一座莊嚴的寺廟-甘丹寺,蒙古的政要官員於每年白月節(相當於農歷新年)皆會前來參拜為國民祈福,筆者不期然想起香港的黃大仙。此寺廟亦相當具備代表性,因為它是在蘇聯統治時期,唯一正常運作的寺廟。縱使平日亦不乏蒙古當地的善信前來參拜,當地有一個說法就是即使在蒙古出生但沒到過甘丹寺的都不能算是真正的蒙古人,可想而知甘丹寺在蒙古人心目中的份量。甘丹寺的佔地範圍頗大,踏入大門後有敞大的廣場,隨了善信外更是大量白鴿聚集的地方,是遊客餵飼白鴿或攝影的好機會,廣場內亦擺設各種爐鼎、佛像及誦經桶等,對蒙古人對宗教虔誠的態度表示尊敬。
甫入正殿馬上被一尊28公尺高的章冉澤大佛氣勢所懾,佛身金光瀰漫好不壯觀,馬上掏出相機希望拍下這尊世界上最大的銅鑄佛像,卻被工作人員阻止,表示此處不能隨意拍攝,仔細一想,亦感到這是對別人宗教的一種尊重,於是沒有表示任何不快,乖乖拍照相機收起來,工作人員卻馬上接連說道「NO,NO,NO」然後用英語表示------拍照是可以,不過請先付費……頓時無語!
難讀非常也精彩非常 特勒日吉國家公園
從市中心乘坐兩小時的車到達特勒日吉國家公園,遊客可嘗試多正確唸出這公園的名字,應能有助糾正懶音。前往特勒日吉的途中景色怡人,花了半小時多駛出市區後便被森林和原野包圍,沉醉於景色中直至看到遠處一座烏龜似的巨石便知道快到抵達目的地了。
心情興奮巴不得立即登上烏龜石,旅行車司機卻突然在離渡假屋還有一段不短的距離時停下,正當滿以為要從這裡開始走過去時,原來司機表示因為我們經過一個「敖包」,根據藏傳佛教的傳統,經過敖包時要圍著它順時針走三圈以保平安,或把敖包低下的小石子放回頂上也可獲得神明的祝福,司機見我們之前一路上都沒遇到敖包,所以才故意停下來讓我這個遊客體驗一下敖包這習俗。
特勒吉國家公園隨了風景怡人,亦是雀鳥棲息的天堂,有多達250種鳥類於此處出沒 - 宣傳單張上這樣寫著,對勉強只難分辨出白鴿烏鴉和麻雀的筆者來說興趣麻麻,心裡卻想著如果有把家裡的小貓帶來,一定能讓牠盡興捕雀。
齊來做「蒙古騎兵」 - 成功需苦幹 單騎闖大漠
要平價飛主流,除了需密切留意航空公司除推出的優惠機票外,亦需自己動動腦筋:10日9夜,一般機票連酒店最少也要幾萬,然而已筆者一名友人卻只花不到數千元便體驗到非一般的大漠之旅。
李明熙自從前年從德國騎單車回到香港後,傳媒爭相邀請他訪問及分享心得等。在此不到一年,他卻已經「坐立不安」,蠢蠢欲動望再次挑戰自己。此時筆者找上明熙,告之他蒙古有一項單車賽。然而我卻無心地「趺」了他一鑊 - 阿熙上網一search才發現該項比賽時是一項極高難度且與他平常玩開的公路車大相徑庭的越野單車挑戰賽,滿以為他會埋怨我讓他「中伏」,然而他卻對這挑戰興奮異常…… 面對萬多元的參賽費、機票以及住宿、比賽裝備等一堆支出,他親力親為到航空公司、青年協會以及健身中心等組織尋求贊助,連戰車、食品什至備戰的健身課程都找到了贊助,最後整個行程接近免費!
阿熙回港後憶述比賽精彩難忘,最高興莫過於結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選手。問及會否推廣越野單車挑戰賽給旅遊人仕,他卻笑謂該比賽難度太高,什至有專業車手為免受傷而中途退出賽事。在賽事完結後的數天,他自己亦有輕駕單車四處遊覽,途程輕鬆舒適且風光明媚,與前幾天賽事相比下可謂天堂與地獄,故一般的蒙古單車遊絕對適合一般人仕參加。
坊間目前有不少5日至7日的蒙古單車遊套餐供大家選擇,價格由港幣7000至10000多不等,以國外的單車團來說算是實惠。
嗚謝:李明熙先生
上文在2014年4月17日刊登於《新報》副刊 –> http://bit.ly/1Oz7X7e